褐斑病的危害没有季节性限制,是可以全年侵害树木花草等植物叶子、茎秆等部位的病害,发病的盛期为高温、多雨、多湿、的夏秋季,当初时单株的叶片上、叶鞘、茎秆处感染病菌后,会出现梭形、长条形、不规则形病斑,斑的里面还会有青灰色水浸状,边缘是红褐色,随后就会使整个病斑变为黑褐色,再发展下去就会腐烂死亡。如果条件十分符合褐斑病的特性,病害的发展推进得很快,可以迅速从几厘米扩展到1、2m。


不过如果植株抵抗力较强,病变部位还会恢复,且是从中间开始显现绿色,边缘出现枯黄色环带,而感染较严重时,会在清晨有露水或者是湿度高时,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由菌丝组成暗绿色、黑褐色浸润圈,被称为“烟圈”,十分严重或经验丰富的管理者,甚至会闻到霉味。若不进行防治,到深秋、初冬或在早春,条件适宜时还可能引起黄斑病等,总之褐斑病是一年内都有可能危害棕竹等竹子,以及树木花草叶子、茎秆、根部的一种常见病害。
棕竹等易患的褐斑病,在危害各种树木花草中的表现是非常复杂的,同时也会受到品种、周围品类的组合、气象条件、病原菌的株系、立地环境、管理水平等综合性的反应。褐斑病的病原体以分生孢子器在枯叶或土壤中越冬,一般是在夏初时节开始借助风雨传播、发生、蔓延,逐渐加重,最严重时期在炎夏和秋季,如果遇到阴雨连绵、高温高湿、光照不足、通风不良、连作等现实状况,都会加重病害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