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木型的棕竹矮小而优美,所以就有人称为矮棕竹,盆栽观音竹就有很好的观赏性,如果是在盆栽棕榈竹时再设计、配饰一些假山等,这样的棕竹盆景更加完美,完全会让人们畅想着热带雨林的美感。但是要在栽培、管理中牢记棕竹喜欢半阴环境、不耐积水、夏季在室外需遮荫、喜酸性肥沃而不耐瘠薄盐碱土壤等竹子的特性,否则,当气温达到34℃时,叶片就会出现焦边现象,生长就会停滞,冬天室内越冬时,温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℃等。


移栽观音竹后,就进入了日常管理,最主要的是浇水,原则是见干见湿,就是平常的干透浇透,这基本是盆栽竹子,庭院、园林,以及造林时栽植竹子后的普遍浇水原则。也就是平时多给竹叶喷水,竹叶刚发生卷曲时,及时浇透水。给棕榈竹施追肥主要是在生长旺盛季节,要薄施多施,可以间隔2、3周,或者是一月施一次,施以复合肥为好,即氮磷钾三结合,每次每盆约施25~30g。
在冬春季时要控制肥水,并要尽可能地多接受阳光照射,促进生长。虽然棕竹比较耐阴暗,但是要让盆栽观音竹持久地保持很好的观赏性,还是要在微弱的阳光季节多让棕竹接受阳光照射,才能保持叶色青翠。在春季气温不断回升中,一般在清明后气温才能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,所以清明后再把盆栽矮棕竹移到室外,并最好是放到树荫或搭建的遮荫棚,要保持半阴和湿润状态,这样有利于新竹持续地生长,老叶也可以保持青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