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装修技巧 » 正文

棕竹是盆栽和园艺中温柔雅致的典范(1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8-27  浏览次数:25
核心提示: 棕竹的别名有观音竹、筋头竹、棕榈竹、矮棕竹等,是丛生灌木型的观叶植物,高为2~3m,茎干直立圆柱形,直径为1.5~3cm,竹杆
     棕竹的别名有观音竹、筋头竹、棕榈竹、矮棕竹等,是丛生灌木型的观叶植物,高为2~3m,茎干直立圆柱形,直径为1.5~3cm,竹杆有节而无枝,纤细的像手指,有叶节,上部被有褐色、松散马尾状的网状纤维叶鞘等。其实,棕竹已经是似竹而非竹的单子叶植物,但是习惯上,人们都把观音竹视为竹子,野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、日本和我国南部、西南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2   棕竹
       筋头竹的繁育方法有分株、播种等,棕竹适宜在温暖、湿润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,不耐寒,也畏惧烈日,适宜温度为10~30℃可以耐受0℃的低温,但恶寒风霜,所以在北方必须进行盆栽、温室栽培,因为冬天必须在温暖的室内越冬,稳定在10℃时可保持叶色青翠。观音竹竹子的特性还有,在明亮的空间中可以长久地观赏,但也有耐阴暗的特点,在较暗的环境中摆放3、4个月也不影响生长。
  在前面已知棕竹有播种、分株繁殖两种方法,但是盆栽等家庭小型化栽培中以分株繁育为好。北方盆栽或大棚等室内栽培观音竹时,要配置排水性能好、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。在装盆时,就要选择疏松、透水性好的土壤为基质,一般都是用腐叶土、河沙等混合,或者是园土2份厩肥土1份,腐叶土和砻糠灰各0.5份混合使用。一般家庭盆栽时是购买现成的盆子棕竹进行养护,大约一年左右就可结合换盆、换土,进行分株繁育了。对于观音竹的分株繁育,时间最好是早春的3、4月份,如果不进行分株繁育,小株一年也要换土一次,大株2、3年要换盆一次。
 
  • 下一篇:暂无
  • 上一篇:暂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