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楠竹的箨鞘背面为黄褐色、紫褐色,还有黑褐色斑点和密生的棕色刺毛,箨耳微小但繸毛发达,箨舌宽而短并隆起成尖拱形,边缘还有粗而长的纤毛,绿色、长三角型或披针形的箨片很短,还呈波状弯曲。毛竹的末级小枝一般有2~4片叶,叶耳不明显而叶舌隆起,披针形的叶片又小又薄,长约4~11cm,宽只有0.5~1.2cm,下表面沿中脉基部有柔毛,花枝呈穗状,长约5~7cm,只有一朵小花,花丝长约4cm,柱头是羽毛状,种子即果实是长椭圆形,顶端还留存着花柱的基部。
4月是楠竹的出笋期,5月就进入开花期,一直开到8月,这样的竹子的特性在竹子中并不多见,还有,花枝的基部托着4~6片逐渐变大的微小鳞片状苞片。有时花枝下端还会有1~3片近似于正常而发达的叶片,这时候的花枝是顶生状,佛焰苞在10片以上,常偏向于一侧,还呈整齐的复瓦状排列等,在南方陈年的毛竹林下,植被有油茶、拎本、姜子、鹅掌楸、山矾、悬钩子、紫金牛、柔毛绣球,还有木荷、丝栗拷等,盆栽毛竹却不可能有此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