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装修技巧 » 正文

盆栽毛竹和松梅共植齐奏“岁寒三友”(1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8-24  浏览次数:14
核心提示:毛竹不仅是国内栽培最多的竹子品种,而且在长江以南生长着全世界85%左右的毛竹,这种数量之多可想而知,也可以说中国毛竹的栽培
      毛竹不仅是国内栽培最多的竹子品种,而且在长江以南生长着全世界85%左右的毛竹,这种数量之多可想而知,也可以说中国毛竹的栽培量是全球之最。在国内从秦岭、汉水流域直至台湾省都生长着广量的毛竹,并且在黄河流域的多个区域,也有毛竹的身影。我国也是毛竹的故乡,大约在1937年引入日本,后传入欧美等世界各地,国内毛竹的分布特点是,生长在海拔400~800m的丘陵、低山山麓中。
       5  盆栽毛竹
    最广量的毛竹栽培,也是高大型的竹子品类,其竹子的特性也就更为显要,杆高可达20多米,竹杆直径可达20多厘米,最适宜的年均温度是15~20℃,年降水量是1200~1800mm,并能耐受零下20℃的极端低温。毛竹的根系特别稠密,竹子生长快、生长量大,所以,需要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、条件,由此对土壤的要求自然也会比其他不少竹子品类高,像既需要有充裕的水湿条件,也不耐积水,因而也可看出毛竹的竹子的特性还有娇气的一面。
  尽管毛竹体型高大等竹子的特性很强,但早已是室内栽植的品类,而且盆栽毛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常和松、梅共植,号称为“岁寒三友”。这一称谓,还因毛竹具有凌霜不萎、四季常青等特性,也就是说毛竹还有很强的耐寒性,所以在黄河流域有栽培、野生并不为奇。在对土质要求上,毛竹也和大多数竹子的特性一样,喜欢厚层肥沃且是酸性的红壤、黄壤,以及红黄土壤、板岩、页岩、花岗岩、砂岩等母岩基质。
 
  • 下一篇:暂无
  • 上一篇:暂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