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装修技巧 » 正文

“笋用竹之王”雷竹的栽培管理及繁育(1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8-10  浏览次数:19
核心提示:散生型的雷竹在前面的《室外栽植和盆栽刚竹时要鉴别雷竹》中以略作交流,其实也属于中等高度、较粗壮的竹子,其节间较短而均匀
       散生型的雷竹在前面的《室外栽植和盆栽刚竹时要鉴别雷竹》中以略作交流,其实也属于中等高度、较粗壮的竹子,其节间较短而均匀,一般为15~20cm,这一点确实和桂竹相似,但雷竹出笋早而生长快,一般3月就开始出笋(“响雷”之后),大约经过一个月的生长就成为了幼竹,开始长叶,再经过10~20天,竹杆长势基本停止而成型。雷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出笋早而量大、经济价值高等,这在前面的《“笋用竹之王”的雷竹经济价值最高》,也已经交流过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4  雷竹竹笋
       更欣慰的是,现在已经有了新技术可将雷竹的出笋期提前到春节时期,或是“二季”出笋,尤其是采用大棚栽植雷竹,更利于技术应用和控制,其实技术很简单,就是增加施肥、增高温度等,这样就会使竹笋产量、价格都会增长或翻番,使经济效益大增。那么从栽植时就要配置好土壤等,从根基上筑牢雷竹的经济和观赏价值。土壤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、背风向阳是雷竹的植物特性之需求。
  如果是在野外,还可选择背风向阳的山麓平缓坡地、河滩,而在农村,房前屋后、退耕还林,只要向阳背风都可露天栽培或是搭建大棚栽培,但是要牢记选择低海拔,但不能是积水严重的低洼地、板结地,否则栽植后长势萎靡,甚至枯死。因为雷竹多数开花后不结籽,所以雷竹的繁育为移栽母竹、鞭节育苗等两种,又因鞭节育苗速度慢,还不易于形成高产,所以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移栽母竹繁育。
 
  • 下一篇:暂无
  • 上一篇:暂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